【梧桐树价格网】近日,不少市民发现,解放南路的“高龄”法国梧桐拄上了“拐杖”。记者从市绿化管理中心了解到,解放环路共有101株法国梧桐,是锡城较早引进的行道树,也是较早的法国梧桐林荫道之一。如今,这里的大树生长情况不容乐观,绿化部门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,对这些“老弱病残”大树进行加固和保护。
树体倾斜:数十株梧桐拄上“拐杖”
沿着解放南路学前路一直走到南长街,沿途共有80余株法国梧桐。和其他道路行道树不同的是,这里的梧桐特别矮,树干分叉点离地面高度不到2米,导致树枝十分“贴地”,较低的地方甚至不到1.5米左右,影响行人通行。为此,养护单位专门在低矮枝干上绑了反光条,用来提醒行人。同时,沿河一侧的树枝纷纷加装了支撑立杆,看起来更加稳固。
市绿化管理中心负责人徐勤明介绍,解放南路的法国梧桐树龄近70岁,虽然还没成为古树,但已“未老先衰”。根据《无锡园林志》记载,无锡城区首批行道树是1951年从南京购进的2200株法桐,种植在解放路、三里桥、振新路、锡惠路等共长8公里的路旁。目前,解放南路保留的法国梧桐就是当年种下的。徐勤明说,这里的大树之所以矮,是因为城市道路改扩建,路基多次被抬高。之所以倾斜,是因为大树没了生长空间,而沿河一侧根系较发达、生长旺盛,“也有可能当年树木种植后没有及时扶正,后期在风力作用下逐渐倾斜。”徐勤明说,加装“拐杖”是为了防止树干主体倾斜,对梧桐的长势起到了固定和保护作用。
树干空洞:水泥砂浆隔离“疗伤”
解放南路的梧桐树就像年轮表,一年四季,春夏秋冬,不断地变化着,使得道路千姿百态,充满活力。让人心疼的是,如今沿途的梧桐千疮百孔,就像没了生命的躯干。粗壮的大树被“禁锢”在小小的树穴中,身上还有不少“伤口”,有的树干“空心”严重,有的树干上有很多树洞,而树洞里被涂上了水泥。
据了解,解放南路的梧桐有不同程度的病症。
徐勤明还记得,在他小时候,这里的梧桐长势很好,“当时道路没现在这么宽阔,两排高大茂密的大树形成林荫。”随着上世纪90年代城市建设步伐加快,道路先后进行改造,对树木生长造成了一定影响。尤其是在道路改造中,树穴泥土被压实再铺上沥青等多层材料,变得不透水、不透气。原本道路改造中大树根系受损,再遭遇周边环境改变,生长受限,逐渐显现出颓势。
“水泥砂浆补树洞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树体修复方法。”徐勤明说,水泥主要是为了填补树干中空的部位,一方面阻断外部雨水进入树洞,延缓树干内部木质腐朽;另一方面利用水泥的刚性加固树干,起到一定的支撑加固作用,预防树木从空洞处折断等安全隐患。树洞修补后也能阻断一些病虫再次侵入树洞,对树木起到一定保护作用。
专家呼吁:制定行道树保护法规
粗壮的行道树,是城市的印记之一。然而,城市发展和绿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有时也不容易解决。在城市轨道建设过程中,不少行道树“背井离乡”,还有行道树在道路改造中“受伤”,长期处于“亚健康”状态。好比2006年钱荣路改造,道路向东扩宽了一倍,路面也被抬高了1米左右,原先东面一侧的香樟就身处机动车中间隔离带内。为了防止高出的路基把300棵香樟的根部埋住,建设方专门给这些树砌了挡土墙,但经过了十几年的生长,原先预留给香樟树的空间不足,生长状况不容乐观。
“尽管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,但这不是保护行道树的根本之策。”在绿化专家看来,行道树保护关键是事前规划,如果等道路开始改造才处理,或者树木受到破坏后再补救就来不及了。遗憾的是,目前锡城道路改造中只有行道树恢复方案,而行道树保护方案相关文件却一直空缺。为此,绿化专家呼吁,除了专业人士研究更有效的保护方法,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像保护古树名木那样,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大树及其周边环境,给城市留住更多的绿荫。
推荐阅读:
上海:瞄准“城市第五空间” 到2020年新增200万平方米立体绿化
全力打造具有长春特色的四季绿化景观
郑州惠济区以匠心推进城区绿化
济南:绿化替绿网 工地变花园
(来源:中国江苏网)